凤城街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中共凤城街道工委 凤城街道办事处
(2019年12月)
今年,我街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在全街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大干快上,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特别是在党建党廉、经济发展、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社会综合治理、民生领域等方面取得了扎实进展,有效促进全街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一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十学”为抓手,结合“逢四说事”、“五个一”活动,全街党员干部深入听取并解决群众意见建议538条。同时,将东门塘体育公园升级改造为党建文化主题公园,规划“明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三大主题,利用雕塑设计、空间形态设计,将党史、凤城发展史、古城发展史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广大党员群众学在其中、感受其中、体验其中。二是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村民小组党支部从37个优化调整为15个。同时,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任了1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担任城西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补齐配强了西门塘社区、龙船塘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支委班子,抓紧抓实了大观社区发展党员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升了党组织的威信,整顿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另外,选任8名年轻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三是大力推进“腾讯为村”平台建设工作。目前我街四星村庄2个,三星村庄23个。四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班子成员述职报告和年度民主生活会重要内容,制定了《凤城街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凤城街舆情应对处置实施方案》等多项规章制度,建立街道网评员队伍,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控。五是加强警示教育,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今年以来,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4次,共排查线索21条,立案11件,结案7件,给予党纪处分7人。六是成立清城区监察委员会派出凤城监察组,推动监察权向基层、村居延伸,并依法依规对我街某非党工作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违规办理低保违法行为予以政务立案。七是不折不扣抓好省委巡视清城区和市县级交叉巡察我街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共落实281项整改措施,重新修订了《凤城街内务管理制度》,并新制定《党工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凤城街对外宣传工作机制》、《凤城街农村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等30项规章制度。
(二)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奋力实现发展新突破。今年以来,我街坚持抓重点,促工作,抓突破,促发展。2019年1-10月全街完成财政收入约15509万元,全街财政支出约15460万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0.25%;工业增加值率为16.75%,同比增长65.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9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76.5%。今年以来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思维度科教园项目原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因工程建设需要,追加投资至4394万元,截止12月底完成投资4100万元,预计2020年4月正式开业。
(三)理顺管理体制,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一是坚持“创文惠民”思想,今年至今共投入2300多万元分别对社区公园、内街背巷、路灯、垃圾收集点、综合文化站等各类基础设施实施升级改造工程,制作了龙船塘社区“力争上游”、西门塘社区“凤的传说”、下濠基“清远古地图”、松岗市场“垃圾分类”等多幅墙体彩绘,切实美化市容市貌。同时,针对城市下水道堵塞的老大难问题,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清疏,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城市环境。二是实施精细化城市管理,按照“多部门联动、全覆盖巡查、分类别管控”的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共整治占道经营15000逾宗,暂扣物品1500多件,查处违法建设106宗,拆除违法建筑约5400平方米,有效规范辖区公共秩序。三是推行“2+X”综合大网格管理模式,以城市管理工作为抓手,将每个社区划分成若干小网格,实行“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并融合安全生产、消防、环保、食品安全等职责,实现“横向责任到岗,纵向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了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并形成奖勤罚懒工作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今年以来,通过综合大网格管理解决“12345”、“12319”等平台投诉问题34839条。
(四)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是加强创新社会治理。以社工办为依托,对辖区内困弱群体进行探访、建档,建立个案管理中心对其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今年以来,社区困弱群体共建档311名,探访回访累计265人次,咨询个案累计44个,专业个案14个。同时,设立社区治理办,成立社区互助会,积极开展了“寻找社区合伙人”、“凤城杯”社区公益项目创投大赛等项目,共发动128个居民群体自主开展关爱困弱群体、宣传文化、未成年文化公益等各类创文活动1198场,深入探索社区治理模式。二是积极探索楼长制试点工作,选取8个试点社区探索楼栋长项目,引入专职社工,在楼长带动下,引导居民积极自主化解楼栋各类治理难题,并组织实施东门市民小公园、花厅银信大厦通道、西门塘市场群众娱乐休憩点、松岗市场群众娱乐休憩点、石狮小区升级改造等多个微改造项目,有效改善老旧小区周边生活环境,增加群众娱乐活动场所,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田龙、沙田社区共26个村小组“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任务,乡村道路、农村污水管网实现改造提升,农村风貌大为改观。四是开展农村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工程,协调市级部门投入300多万元,把田龙多条自然村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并投入48万元对田龙片区和古城东门塘进行清理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
(五)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一是严守安全生产红线,大力抓好安全生产、消防、食品安全监管和防风防汛防火工作。今年以来共消除各类安全隐患610多处,拆除楼道内违规加装铁门1600多扇,有效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全年我街无森林山火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行信访维稳工作专班24小时待命运作制度,积极应对各项突发事件,特别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殊防护期等重大日子期间,实行重点人员领导包案稳控,多次化解非访苗头,今年没有发生一例上京上访案件。三是创新司法人民调解。设立凤城街驻松岗派出所人民调解室,今年以来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400多起,处理或协助处理信访10多宗,有效把各类案件解决在萌芽阶段。
(六)坚持惠民利民总方向,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一是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及精准扶贫力度。今年以来,共发放各项优抚补助约466万元,低保金约136万元,特困供养款约82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约241万元。全街所有纳入考核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预计年底全部达到预脱贫标准。二是积极打造惠民示范性窗口。通过简化人社窗口办事流程,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等制度,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今年,凤城人社所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17-2019年度优质服务窗口”。三是积极落实就业保障政策,全街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1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另外,我街加大了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今年以来,成功为1579名工人追讨工资3135万元。四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凤城街第三届社区文化节,开展五大赛事以及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惠及群众3万余人。
与此同时,我街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工委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职取得新成效,凤城人大工委荣获“清远市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先进单位”。另外,在党管武装、全民国防教育等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强。通过积极开展征兵工作,大力发动社区青年踊跃应征,最终为部队输送了21名优秀新兵,出色完成了今年的征兵工作。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街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缺口问题。我街作为创文工作“主战场”,创文及城市管理各项投入不断增加,财政支出缺口也逐年递增,财政压力较大。二是农民实业用地问题。因用地报批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我街仍有375.9143亩农民留用地未落实返还,仍需垫付相关农民实业用地违约金。三是城市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我街地处旧城区,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大,地下管网设备老化,内街小巷路灯缺失严重,提升改造涉及金额多,工程难度大。
三、2020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一是结合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建设工作,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径,打造一批党建示范阵地和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二是着眼打造富有教育特色党建品牌,注重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项目规划和形式创新,采用朗诵红色经典、征文比赛、知识问答、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建工作。三是深入开展“正风”行动,着力整治“庸懒散奢软”。推进明查暗访工作常态化,加大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切实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深挖旅游文化资源。一是依托现有的城市广场、锦绣清城、万达广场等高端服务项目,大力推动现有商圈提档升级,全力打造粤北高端商贸中心。二是完善商圈休憩娱乐场所配套建设,如在东湖体育公园等场地增加休憩娱乐、体育健身项目,夯实旧城区休闲娱乐区域定位。三是结合“三旧改造”,着力打造起凤里古巷、“清城里”历史街区等文化传承与活化利用项目,参照灯光夜市专项提升工程,推进我街特色街区建设。
(三)抓好文明创建工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一是持续推动创文专项改造工程,结合创文要求和社区楼长制,着力开展系列创文工程。二是持续推进精细化城市管理,按照“多部门联动、全覆盖巡查、分类别管控”的工作思路,专项整治占道经营,严厉查处违法建设,加强城市设施日常管理和维护。三是持续实施“2+X”综合大网格管理。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综合网格化管理机制,积极发动社区团体参与管理,确保综合网格管理高效运转。
(四)开展系列创新项目,深化社区治理新模式。一是扎实开展7个社区微改造项目。结合楼长制试点,打造“小而美”的社区特色空间,提升旧城区形象品位。二是持续开展“凤城杯”社会公益项目创投大赛,鼓励辖区居民群众通过开展服务项目的形式,参与到社区服务中,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三是开展“互助学堂”、“智聚社区,慧建凤城”互助项目。组建凤城智库团队和社区智库团队,发挥资源链接支持、专业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的功能。
(五)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抓好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深化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全民风险辨识、安全防护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对朱围、麦围一带开展治乱行动,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三是大力抓好人民调解试点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增强协同作战能力,及时调处各种社会矛盾,着力避免社会矛盾的积聚升级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六)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做好精准帮扶,稳定实现我街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达到年度预脱贫标准。二是持续强化民生保障。扎实做好低保、特困人员动态管理,落实医疗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优抚、双拥等保障类民生工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抓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业务工作,抓好劳动监察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